技術介紹
太陽能熱發電,也稱聚光型太陽能熱發電(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,簡稱CSP)或光熱發電(Solar Thermal Electricity,簡稱STE),是一種全新的太陽能利用方式,它利用大量反射鏡以聚焦的方式將太陽直射光聚集起來,加熱工質并進行儲存,再利用高溫工質產生高溫高壓的蒸汽,驅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。由于大規模儲熱系統的存在,太陽能熱發電可以實現連續、穩定、可調度的高品質電力輸出,因而具備廣闊的發展前景。在各種形式的光熱發電技術中,塔式熔鹽儲能光熱發電因其較高的系統效率、較大的成本下降空間,成為最主流的光熱發電技術路線。
工作原理
聚光系統:跟蹤太陽能運動軌跡,將分散的太陽直接輻射反射、聚焦至中央吸熱塔頂的吸熱器,以實現太陽能的聚集。
吸熱系統:表面吸收太陽能能量,加熱其內部的吸熱介質(熔鹽),將太陽能高效轉換為熱能。
儲換熱系統:將加熱后的介質(熔鹽)進行儲存,在需要發電時利用高溫介質與水進行熱交換,以產生高溫高壓的蒸汽。儲換熱系統是光熱發電高品質電力輸出的保證。
發電系統:與常規火電類似的汽輪發電機組及配套的輔助系統。
太陽能熱發電優勢
與傳統的發電方式相比,太陽能熱發電具有顯著優勢-
綠色、清潔、無污染
太陽能熱發電是真正綠色、清潔的可再生能源,可徹底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,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能源問題、大氣污染問題、氣候變化問題。
-
連續、穩定、可調度
與傳統的光伏發電、風力發電等間歇式可再生能源相比,太陽能熱發電是一種電網友好型電源?;诖笠幠嵯到y,太陽能熱發電可提供連續、穩定、可調度的高品質電力輸出,可以在電力系統中承擔基礎負荷、調峰負荷的作用,從而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目標。
-
遠期經濟性強
當前太陽能熱發電尚處于產業發展的早期階段,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、產業鏈的成熟與技術進步,其發電成本存在巨大的下降空間,遠期可實現平價上網。
-
產業拉動力強
太陽能熱發電可消化大量水泥、鋼材、玻璃、化工、機械等行業的過剩產能,并促進高端裝備、自動化、軟件等產業的發展。
太陽能熱發電定位
-
電量電源
現階段太陽能熱發電可作為現有電源的補充,白天多發電以降低成本,晚高峰利用儲能實現持續發電,成為電力系統的補充和保障。
-
調峰電源
下階段太陽能熱發電可作為調峰電源,與光伏發電、風力發電混合互補發電,取代部分火電與天然氣等調節電源,從而提高電力系統中的可再生能源占比。
-
基荷電源
未來太陽能熱發電可作為基荷電源,利用其快速響應、深度調節及高效運行的特點,根據電網要求24小時連續發電,并隨時響應電網調度指令,完全承擔基礎負荷、調峰負荷的作用,從而使電力系統徹底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。